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從成都驚現「四通橋」抗爭,談中國是否會出現不流血民主轉型?

  • 時間:2025-04-15 15:3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從成都驚現「四通橋」抗爭,談中國是否會出現不流血民主轉型?
有中國民眾15日淩晨在四川成都一座天橋上懸掛橫幅,呼籲當局政治改革。(Rti)

2025年4月15日的清晨,四川成都的一座高架橋上懸掛著幾條橫幅,內容分別是:「沒有政治體制改革就沒有民族復興」、「人民不需要一個權力不受制約的政黨」、「中國不需要誰指明方向,民主才是方向」。在台灣,我應該是第一時間得知這一消息的人。大約在早上5點50分左右,我剛剛起床,手機傳來提示聲,一個國內「反賊」微信群裡,有網友發出訊息:「成都接棒婁底」,作為「反賊」群體的圈內人,我當時敏銳地感覺到,成都也出現了類似北京四通橋的勇士。

從北京湖南再到成都 爭民主自由的呼聲此起彼伏

2022年,大半個中國因COVID-19疫情而陷入封控狀態。2022年10月13日,彭立發在北京四通橋掛出多幅抗議布條,內容包括「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鎖要自由」、「不要謊言要尊嚴,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領袖要選票,不做奴才做公民」,以及「罷課罷工,罷免獨裁國賊習近平」。隨即他被公安帶走,至今失聯,生死不明。四通橋事件影響深遠,被認為是當年11月上海、北京等地「白紙運動」的開端,促使習近平終於喊停了疫情期間的極端封控措施。

2024年7月30日,湖南婁底新化縣的民主人士方藝融在天橋上懸掛四通橋標語,並用音響播放「要自由,要民主,要選票」、「罷課罷工,罷免獨裁國賊習近平」。現場的影片顯示,事件發生在新化縣的一個繁忙商業區,白色橫幅懸掛在連接兩側住宅樓的天橋欄杆外,天橋下車流不斷,交通繁忙。

在習近平高壓統治下 中國還有實現民主自由的希望?

經常有翻牆出來的網友問我,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在鎮壓「六四」後便完全停止。2012年習近平上臺後,經濟改革也幾近停滯。如今,中共的黨政軍領導職務全被習近平及其親信掌握,對官員和普通民眾的管控如同天羅地網,對敢於反抗的民眾更是毫不留情地鎮壓。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華民族是否還有民主與自由的未來?

我對牆內網友的感受感同身受。然而我也認為,從2022年的北京四通橋,到2024年的婁底新化,再到今天(4月15日)的四川成都,這一系列公開抗議事件表明,儘管習近平治下以謊言和暴力對全民實行殘酷統治,並利用高科技進行精準管理,但仍無法撲滅民眾抗爭的覺醒與怒火。所有的當代史,都是歷史的重現。現在的共產中國,其實跟當年毛澤東逝世,華國鋒曇花一現,鄧小平最終迎合民意結束文革開啟改革開放,是非常相似的。這也是一直以來,我對中國民間力量通過抗爭,推動中共黨內的健康勢力站出來,最終在中國成功實現不流血的民主轉型,寄予厚望的原因。

主宰中國27年的毛澤東,扶植了一批又一批的政治新貴,卻又親手將他們一一打倒,從高崗到彭德懷,從劉少奇到林彪……「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到了1976年,僅剩被稱為「四人幫」的江青、張春橋、王洪文和姚文元,依然受到毛澤東的器重。但毛卻不打算把接班的重任交給江青或張春橋,而是看上了外表敦厚穩重的華國鋒。1976年1月,周恩來病逝後,毛澤東指定華國鋒接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和國務院總理,這兩項職務都是周恩來留下的。

所有的當代史 都是歷史的重現

周恩來逝世後,中國各大城市自發掀起哀悼風潮。3月19日開始,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下出現悼念周恩來的花圈,還有民眾的大字報和詩詞創作。4月4日當天,排隊獻花的民眾高達200萬人,張貼的大字報矛頭直指「四人幫」。不僅在天安門廣場,北京幾所主要大學校園裡也出現了批評四人幫的大字報和標語。

四人幫將這些民眾的不滿,上升到鄧小平這個死不悔改的走資派,預謀為「右派」翻案,這是對偉大領袖毛澤東權威的挑戰。4月7日,毛澤東撤銷鄧小平的一切職務,將他軟禁在北京東交民巷的秘密地點。

真正的血腥鎮壓行動發生在4月5日的天安門廣場。當天淩晨1點多,北京當局動用了200輛大汽車,清除廣場上的花圈,逮捕滯留在廣場的民眾。天亮消息傳開後,幾十萬民眾和學生湧向天安門廣場,試圖越過封鎖線,與執行任務的中共軍警發生肢體衝突。中午時分,民眾開始放火燒軍警車輛。到了晚上9點35分,上萬名軍警和武裝民兵帶著木棍包圍天安門廣場,見人就打,造成數百人受傷,約40人遭到逮捕,史稱「四五」天安門事件。當然,必須實事求是地說,四五天安門事件與鄧小平時代的六四事件相比,鎮壓手段相對溫和,當時中共的軍警僅動用了警棍、木棒等冷兵器,並未出動野戰軍,對示威民眾開槍,更沒有坦克車進入天安門廣場碾壓人群。

9月9日毛澤東去世,僅過27天,中共第一副主席華國鋒便以召開政治局會議為藉口,將政治局成員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誘騙到中南海逮捕,同時也將江青抓獲。在毛澤東死後,中共最高權力核心的第一場政治較量,以華國鋒成功瓦解「四人幫」落幕。

四人幫垮臺 中國開啟改革開放的黃金時期

隨著「四人幫」的垮臺,鄧小平在十屆三中全會上恢復了所有職務,成為中共黨內僅次於華國鋒的第二號人物。1978年12月,中共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對政治局人事進行了大幅調整,華國鋒派系的人馬明顯成為少數,原本願意與華國鋒合作的中央委員,這時也變成了牆頭草,順勢倒向鄧小平。全會發布的公報正式對文革提出官方批評,文化大革命在一年多前的十一大會議上,華國鋒曾聲稱「勝利結束」,而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終於被認為存在缺點與錯誤,必須留待日後加以批判。

十一屆三中全會真正劃時代的意義在於,華國鋒陣營的敗北,鄧小平主導的時代正式登場。簡而言之,中共最高權力結構經歷了重新洗牌。如果想要精準描述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那就是短暫的華國鋒時代結束,鄧小平時代取而代之,開始進行撤銷人民公社制度、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營企業經營方式與體制的改革、經濟對外開放,逐步讓私營企業與個體戶合法化等重大變革,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黃金發展時期。

堡壘從內部攻破

由此可見,無論是家族、政黨,還是民族與國家,內部的鬥爭通常比外部反對力量造成的傷害更為可怕。就像大清康熙皇帝在位時,不管是「反清復明」的天地會、還是台灣的鄭氏政權,對大清的實質影響力雖然存在,但並不夠大,反而是皇子們的「九王奪嫡」,鬧得大清王朝雞飛狗跳、神鬼不安。

毛澤東經常引用陳獨秀的話說:「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可見中共黨內沒有派系,這才是咄咄怪事。習近平借反腐之名,動了許多人的乳酪,上海幫、團派、太子黨等派系的官員相繼落馬,而對他開文革倒車不滿的中共黨內民主派、改良派人士也一定存在。這樣算來,中共內部的反習力量,其實並不少。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除了外族入侵,還有漢朝的劉邦和明朝的朱元璋,是由最底層的老百姓透過起義推翻舊王朝。其他開國皇帝,如魏的曹操、晉的司馬懿、隋的楊堅、唐的李淵、宋的趙匡胤,其實都是舊王朝的高官。中華民國之所以能取代滿清,雖然起因是辛亥革命的槍響,打響了中國千年未有之變,但若沒有內臣袁世凱的配合,清帝也不可能和平遜位。因此,可以說堡壘是從內部攻破的。

結合民間反抗力量 終將迎來寧靜革命

自中共建政以來,反抗共產暴政的人民,如張志新、李旺陽、高智晟、劉曉波、高瑜、黎智英、歐彪峰…他們如涓涓細流,卻始終不曾斷流,向著自由的彼岸奔流不息。歷史一再證明,當人民的心聲無法被壓制,對民主的渴望超越對暴政的恐懼,社會的覺醒與變革的力量,便會如燎原星火,照亮人民追求普世價值的道路。這也讓我始終相信,今天的14億人民,只要有更多人願意站起來,激勵並帶動中共黨內的健康力量,去改造中共,進行擁抱普世價值的民主轉型,中國的寧靜革命的那一天,終將會到來。

作者》龔與劍  參與1989年湖南益陽六四民運,後遭勞改2年。2012年組讀書會遭關切後來台。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