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暫緩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但唯獨對不願妥協的中國卻是一路拉高關稅,在美中互不相讓情況下,關稅影響已經顯現在中國各地的港口貨物量上。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光4月7日至13日期間,中國各地港口處理貨物量驟降達9.7%,遠大於前一周不到1%的變動率,凸顯中國對美出口已經遭到川普重創。
報導指出,4月7日至13日期間,中國各地港口處理的貨物量較前一周下降9.7%,降至2.44億噸,此一降幅遠大於前一周,也就是川普首次宣布對等關稅首周的0.88%。
從中國農曆春節長假結束以來,按周計算的港口貨物處理量多處於穩定成長態勢,但中國交通運輸部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貨櫃吞吐量下降6.1%,逆轉了前一周成長1.9%的趨勢,數據顯示成長趨勢明顯遭到逆轉。
目前美國已對中國商品加徵145%關稅,電子產品面臨的實際關稅稅率相對較低,這可能使中國外貿從美國轉移到其他地區,此一改變可以從運費中反映出來。
據萬得(Wind)提供的數據,在截至4月11日的一周,寧波貨櫃運價指數顯示,到美國西海岸的運費較上一周下跌18.0%,到東海岸的運費下跌10.8%。相反的,同期間到歐洲的運費上漲1.8%,其中到地中海西部和東部的運費分別上漲15.3%和13.0%,至於經南美東線的相關運費飆升52.5%。
瑞銀(UBS)日前將中國今年經濟成長預測從先前的4%下修至3.4%,基礎是假設目前的關稅維持下去且北京方面推出額外的刺激措施。
瑞銀還預期,未來幾個季度,中國對美出口將下降三分之二,今年整體出口以美元計算將下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