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台灣之光!台大醫院完成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登國際期刊

  • 時間:2025-04-16 12:2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念宜
台灣之光!台大醫院完成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登國際期刊
台大醫院16日舉辦「『心』希望,『零』距離 台大醫院心臟移植團隊開創無缺血時間心臟不停跳心臟移植暨700例心臟移植病人慶生記者會」,器官受贈者蘇小姐與醫療團隊一起切蛋糕慶祝並合影留念。(陳念宜 攝)

台大醫院自從1987年完成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之後,到目前為止,已累積完成超過700例心臟移植手術,約佔全台案例的三分之一,成為台灣心臟移植的領航者。近期台大醫院更成功完成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的心臟移植手術,而且患者已順利康復出院,心臟移植手術成果已榮登國際期刊,為全球移植醫學提供寶貴經驗,推動未來技術創新。

台大醫院成功完成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手術,相關手術影片以及臨床經驗細節已發表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Techniques(縮寫JTCVS Techniques,暫譯《胸腔心血管外科手術技術期刊》)」,16日台大醫院舉辦記者會對外分享喜悅。

台大醫院心臟外科醫師紀乃新表示,傳統的心臟移植手術過程中,捐贈者的心臟通常是在停止跳動的情況下接合到受贈者的身體,從取下心臟到縫合的這段時間就是所謂的「缺血時間」,一般而言,缺血時間越短,心臟受到的傷害越少,受贈者預後狀況就會越好。

紀乃新表示,為了縮短缺血時間,國內外都做了相關努力,台大醫院設計了一個名為「台大移動式灌流系統」,確保心臟在移植過程中持續獲得充氧血的供應,並早在2010年至2015年之間進行相關動物實驗,將這套系統用在小豬身上;後來,美國史丹佛大學也曾運用輔助器,讓心臟在跳動的情況下完成移植手術,並在2023年把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上,引起台大醫院醫療團隊的注意,因此隨即向醫院的倫理委員會申請臨床試驗/研究計畫的審查,去年4月在倫理委員會的許可下,首次執行這項獨步全球的「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手術,目前已經連續有兩例成功移植,驗證了手術的可行性與安全性。

台大醫院器官勸募暨移植中心主任陳益祥指出,本次的突破在於,台大醫院真的做到從頭到尾完全沒有缺血時間的心臟移植,有別於史丹佛大學仍有大概10到30分鐘的缺血時間。

其中一位受贈者、49歲的蘇小姐坦言,她的心臟功能之差,原本連好好睡個覺都有困難,但是她的血型是O型,她自知要等比較久才可能配對到適合的器官,沒想到她竟然能獲得重生的機會,她非常感謝器官捐贈者以及台大醫院醫療團隊。她說:『(原音)因為我自己身體的關係,沒有辦法很適應心臟輔助器,所以最後的狀況又因為感染,我做了清創手術,在這個機緣下住院,然後遇到了捐贈者的大愛,目前我在離開加護病房的一個禮拜,我就可以很正常地走路,30分鐘不用停,然後到現在我可以一口氣爬上4樓的樓梯,中途不用停,所以我幾乎都是恢復正常的生活,謝謝大家。』

中國器官移植爭議近期廣受關注,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對此表示,相對來說,台灣的器官捐贈制度其實在法律上跟倫理道德上都處理得非常嚴謹,可說是世界一流,請國人不用過於擔心。

關於中國廣州中山大學附屬醫院2021年曾對外宣稱已完成全球第一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手術,紀乃新表示,其他個案他並不了解,所以不便評論,但是,國際期刊「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Techniques(縮寫JTCVS Techniques,暫譯《胸腔心血管外科手術技術期刊》)」審稿人接受了台大醫院的投稿時,並沒有說台大醫院不是世界首例,既然來自全球的審稿人認可了台大醫院的心臟移植成果,那「世界首例屬於台大醫院」這點應該沒錯。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