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賴清德總統上午在總統府接見「全國NGOs環境會議」代表。11個環團代表將在會中提出60項建言,環團會前舉行記者會說明將於會中發言的重點,包括四接國安問題、核電使用、綠能選址等議題,盼在關鍵議題上能有所突破。#央廣記者劉品希的採訪報導#。
總統每年都會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與「全國NGOs環境會議」代表團體進行一年一度的座談,今年循例辦理,賴清德總統於22日上午10時接見環團,這也是賴清德總統上任後首度與環團面對面溝通。今年同樣由11個環保團體合辦,環團將提出60項建言,總統府與行政院日前分別召開會前會,釐清並溝通會中要討論的焦點議題。
環團代表於會前舉行記者會說明會中的焦點議題,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謝志誠表示,5月17日核三廠2號機即將斷連停機,在台灣即將成為「非核家園」之際,國內外局勢發生很大的變化,各種吹捧核能、貶抑綠能的說法四起,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推出法案,欲將核三延役,甚至拋出重啟核三公投案,他呼籲政府應表達堅定反對的立場。他說:『(原音)那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台灣環保聯盟跟廢核平台上的所有夥伴團體,利用晉見賴總統的機會,要呼籲行政部門對於立法院的不當修法表達反對,特別是主責核能安全的核安會更應該堅定表達目前已經符合國際核安規範的條文跟規定不容任意的篡改,為全民的安全把關。』
日前通過環評的基隆協和電廠四接案也是會中焦點,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王醒之指出,協和四接不僅是單純的生態環境、港市發展或能源轉型議題而已,中共日前以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進行模擬攻擊,協和四接鄰近軍港與營區,未來很可能成為軍事攻擊目標,形成北台灣國防上的重大破口,他呼籲國防部提出更具體的評估,包括軍事攻擊、爆炸壓力與救災撤離等計畫,不要將全社會防衛韌性當作口號。
此外,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梁羽楓將提出綠能選址議題,呼籲光電、風電設施應建置在對的位置,不要破壞優質農地、淺山森林及海岸濕地。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陳椒華將呼籲盡速修正「廢棄物清理法」,加重罰則,遏止不法傾倒。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騏廷也呼籲檢討「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對焚化爐的獎勵措施,以促進真正減廢與資源循環運用,他並將針對碳稅提出建言,建議以碳稅取代碳費,打造公平的稅賦制度。
台灣環保聯盟會長謝志誠在會中將拿出「非核護家園 罷免救台灣」布條,請賴清德總統簽名。(劉品希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