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總統:打造「綠色台灣品牌」 以循環經濟抵禦國際碳關稅與非關稅壁壘

2025-04-24 21:27(05-05 22:50更新)
撰稿編輯:歐陽夢萍
總統賴清德(中)24日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4次委員會議。(總統府提供)
圖片來源:中央社
總統賴清德(中)24日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4次委員會議。(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總統今天(24日)主席「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總統在會中表示,政府要成為企業落實數位及淨零雙軸轉型的後盾,協助受衝擊產業;同時透過公私協力,將台灣打造成為循環經濟的先行者,塑造「綠色台灣品牌」,以作為抵禦國際碳關稅與非關稅壁壘的產業升級策略。

賴清德總統在「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中聽取環境部及金管會的報告後表示,政府要成為企業落實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的堅強後盾,未來將持續完善淨零政策及具體措施,鼓勵企業減碳轉型、導引資金支持永續基礎建設,以及低碳技術研發、對標國際永續揭露規範、推動碳定價制度,落實國家減碳新目標。同時持續擴大綠領人才培訓,提供受衝擊勞工再就業及綠領轉職機會,並提供綠色成長基金投資,發展淨零創新技術,啟動台灣綠色成長新動能,不因新的政治局勢而轉變淨零轉型的目標。

總統也期盼透過公私協力,打造台灣成為循環經濟的先行者,塑造「綠色台灣品牌」。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轉述說:『(原音)請環境部、經濟部等相關部會,與產業公協會合作,推動高值化資源回收再利用,將稀有貴金屬回收留存國內。同時,結合標章、標準與資料追溯,推動技術與制度輸出,並且以循環經濟作為抵禦國際碳關稅與非關稅壁壘的產業升級策略,強化整體供應鏈韌性與自主發展能力,因此請環境部儘速修法。』

同時,總統指出,政府應加速訂定再生能源、低碳技術、以及深度節能等支持型經濟活動的認定標準,提供企業產品清單供外界參考,並建立專業評估機構協助產業轉型技術可行性評估工作,且提出誘因措施或風險分攤機制,以提高金融業參與投融資的意願。

最後則是逐步建置產業碳排數據庫與減碳路徑,做為驅動轉型的重要基礎,並透過獎勵或誘因機制鼓勵企業提供碳排數據,協助資金提供者和企業能辨識、揭露及追蹤轉型活動情形,引導企業減碳並訂定目標與策略。同時要積極推動綠色與轉型金融,成為台灣永續發展的助力。

延伸閱讀
賴清德 循環經濟 2050淨零轉型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