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署辛酸升格 立委要求3個月內處理血汗人力問題
新加坡將在5月3日舉行國會大選,這是對新總理黃循財(Lawrence Wong)的首場大型測試,他將帶領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尋求繼續延長對這個城市國家從未中斷的執政,並取得更強大的民意授權。
大選如何進行
人民行動黨幾乎篤定會贏得國會多數席次,如同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以來的每次選舉一樣。該黨在所有33個選區都推出了候選人,以爭取國會的97個席次。
在擁有良好的治理記錄、吸引了投資,並確保其仰賴貿易的經濟穩定之下,人民行動黨一直是新加坡政治的主導力量,擁有資源,讓反對黨望塵莫及,並且擁有眾多的政黨成員。在總共211名參選人中,有46%是人民行動黨黨員。
目前沒有任何反對黨可以獨力帶來挑戰,人民行動黨的最大對手工人黨(Workers' Party)只在四分之一的選區參選,代表這個黨最多可以取得的席次為26席次。來自前國會的第三大黨「新加坡前進黨」(Progress Singapore Party)則只參選13席。
重要觀察點
儘管勝選機率被認為完全站在人民行動黨的一方,要打敗它幾乎不可能,不過這項場選舉有可能改變新加坡未來幾年的政治動態,並開創一條走向政治更多元化的道路。
反對黨在最近選舉中的穩定成長已經被廣泛解讀為對執政黨獨霸的失望跡象,以及部份新加坡人,特別是年輕選民,對更多元政治的渴望,希望有不同的聲音和想法,更大的政治審視以及更強力的辯論。
人民行動黨的選票支持度從2015年的70%下滑到2020年的61%。如果該黨的支持度持續下滑,以及反對黨工人黨能維持2020年取得的創記錄10席基礎,這可被解讀為在60年的統治下,人民行動黨的權力授權和對權力的掌握正在逐漸減弱。
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27日在一場人民行動黨的造勢大會上警告,反對黨席次的增加將「削弱執政黨的執政能力」,並導致有經驗內閣部長的流失。
大選關鍵議題
反對黨一直鎖定生活成本和住房供需議題攻擊人民行動黨,住房議題是新加坡長期存在的問題,新加坡也是全世界最昂貴的城市之一。
人民行動黨在2月的預算中以一系列優惠措施尋求解決,包括發放購物券、退稅和發放現金。黃循財已經承諾,如果新加坡的經濟因全球貿易緊張,包括可能經濟衰退而受害的話,將提出更多的優惠。
部份反對黨也在選戰中訴求加強管控高薪領域的外籍勞工,以及免費或降低醫療服務的收費,這是新加坡面臨人口老化的重要議題。
人民行動黨的優勢
黃循財4月15日在很短時間內提出舉行大選,讓反對黨沒有太多的準備時間。新加坡獨特的選舉制度也對執政黨有利,包括單一選區和集選區制(multi-member constituencies),其中集選區是由最多達6名候選人組成的團隊參選。
不像人民行動黨,反對黨難以在集選區徵召到足夠的候選人,同時每位候選人要繳交1萬3,500元新幣(1萬280美元)保證金,也帶來了阻礙。
新加坡目前超過一半的選區是集選區,而人民行動黨已經確定會取得5席,因為其中1個集選區沒有反對黨參選。
新加坡也定期重新劃分選區,表面上是為了反映人口改變,不過實際上對人民行動黨有利。該黨先前已經否認有關「傑利蠑螈」(Gerrymandering)效應的指控。傑利蠑螈是指以不公平選區劃分來操縱選舉,使投票結果有利於某方。
多少選票視為表現良好
人民行動黨非常密切的關注選票取得的情形,即使2011年取得60.1%選票的最糟表現,也仍然轉換成93個國會席次,並在許多民主國家中被視為是壓倒性的勝利。
部份分析家表示,對黃循財來說,在他擔任總理的第一場選舉中取得60%到65%的選票將被視為表現良好。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家陳恩賜(Tan Ern Ser)表示,「出現任何與上次選舉相比的重大下滑跡象,都可能被認為是選民對新領導層的信心正在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