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刑事醫療糾紛鑑定停擺 衛福部5/1起推試辦計畫解套

2025-05-01 17:55(05-05 12:45更新)
撰稿編輯:劉品希
衛福部1日表示,經與法務部、高檢署積極溝通協調,即日起辦理「醫療專業意見」試辦計畫,以解決當前困境。(示意圖:freepik)
圖片來源:其他
衛福部1日表示,經與法務部、高檢署積極溝通協調,即日起辦理「醫療專業意見」試辦計畫,以解決當前困境。(示意圖:freepik)

近年來醫療糾紛頻傳,醫事鑑定成為論斷責任歸屬的重要依據,但去年5月15日施行的鑑定新制要求鑑定人須具結、具名及出庭說明,使醫師參與鑑定的意願大幅降低,刑事醫事鑑定幾乎停擺。衛福部今天(1日)表示,經與法務部、高檢署積極溝通協調,即日起辦理「醫療專業意見」試辦計畫,以解決當前困境。

衛福部表示,司法院為強化鑑定的程序保障,於去年5月15日施行「刑事訴訟法部分修正條文」,規定鑑定人須具結、具名及到庭以言詞說明,修法內容對現行醫事鑑定制度造成巨大衝擊,具名可能使鑑定醫師受到關說請託或騷擾甚至報復,而有心理壓力;且醫師本業為醫療照護,現行臨床業務已十分龐大,難以負荷出庭。

衛福部指出,修法後,具名及出庭規定使醫師參與鑑定的意願大幅降低,造成衛福部醫事審議委員會(醫審會)刑事醫事鑑定窒礙難行,而檢察機關大多依賴醫審會的醫事鑑定,因此醫審會刑事醫事鑑定的停擺間接影響民眾在訴訟過程中釐清真相的權益,過去近一年間便有約700件案件因此退回檢察署。

為緩解檢察機關偵辦醫療糾紛案件無法送醫審會鑑定的困境,衛福部、法務部及高檢署經多次會議溝通協調達成共識,若檢察機關偵查醫療糾紛案件有徵詢醫療意見的需要時,得函詢衛福部「醫療專業意見」,以作為案件偵查階段的參考,該試辦計畫自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將可解決大部分刑事案件因刑事訴訟法新制而無法繼續偵辦的問題。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