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5月3日世界新聞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 Day)前夕,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簡稱RSF)在今天(2日)發布了2025年度「世界新聞自由指數(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排名,在全球180個國家地區中,台灣位居東亞第一,從去年排名第27名上升至第24名,在亞太地區位居第二,僅次於排名第16的紐西蘭。無國界記者組織指出,數據顯示台灣的媒體信任度有所提升,不過,跟全球各地一樣,台灣媒體的財務壓力依然很大,值得密切關注。
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簡稱RSF)在今天(2日)發布了2025年度「世界新聞自由指數(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排名,去年排名第27名的台灣今年上升至第24名,在東亞排名第一。
無國界記者組織台灣分會會長暨倡議經理 Aleksandra Bielakowska白奧蘭指出,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是由政治(Political context)、法律(Legal framework)、經濟(Economic context)、社會文化(Sociocultural context)以及記者人身安全(Safety)等五大分項指標分數統合出來的結果,而台灣在各項指標的分數相較於去年其實沒有太顯著的變化,唯獨在社會文化指標分數上增加超過4分,算是台灣新聞自由整體表現的一大亮點。白奧蘭說:『(英語原音)我們認為分數提高的部分原因是,台灣社會對媒體的信任度提高,這點很有趣,根據路透新聞學研究機構(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過去發布的台灣報告指出,台灣的媒體信任度在5年內增長將近10%,從24%增長到2025年的33%,我想,這主要可以歸功於民間草根力量,民間團體努力對抗、應對台灣境內的錯假資訊,而且事實上,媒體也更主動向公眾公開背景資訊展現透明度,台灣相當成功的標準案例就是中央廣播電臺,它是台灣第一家取得新聞信任倡議(Journalism Trust Initiative,簡稱JTI)認證的媒體。』
白奧蘭表示,在政治因素方面,台灣仍出現有媒體遭受政府施壓的事件,這代表台灣新聞自由還有改善空間;白奧蘭指出,台灣之所以能位居東亞第一的原因之一在於,東亞其他國家的新聞自由指數下降得更快,例如排名曾經比台灣高的南韓現在位居第61名。此外,日本今年位居第66名,泰國位居第85名,香港位居第140名,緬甸位居第169名,中國位居第178名。
無國界記者組織指出,今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的整體經濟指標,處於史上最低點,全球180個國家地區中,近三分之一的國家地區有新聞媒體因財務困難而倒閉;有160國(88.9%)的媒體「完全無法」或「難以」達到財務穩定,其中,台灣媒體也普遍為追求利潤所苦,這種情況不但對記者的新聞工作造成阻礙,也可能使公民無法獲得客觀資訊。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在今天(2日)發布了2025年度「世界新聞自由指數(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排名,台灣排名今年上升至第24名,在社會文化指標分數上增加超過4分,RSF台灣分會會長暨倡議經理Aleksandra Bielakowska白奧蘭指出,這算是台灣新聞自由整體表現的一大亮點。(圖擷自RSF官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