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酒精殺不死諾羅、腸病毒 醫籲肥皂洗手更有效

2025-05-05 12:35(05-06 02:55更新)
撰稿編輯:劉品希
國泰綜合醫院院長簡志誠(左6)率領主管們共同響應世界手部衛生日宣導活動。(國泰醫院提供)
圖片來源:其他
國泰綜合醫院院長簡志誠(左6)率領主管們共同響應世界手部衛生日宣導活動。(國泰醫院提供)

5月5日為「世界手部衛生日」,響應今年「It might be gloves. It's always hand hygiene.(手套護一時,洗手保一世)」主題,國泰綜合醫院今天(5日)特地舉辦手部衛生宣導活動,醫師強調酒精仍有殺不死的病毒,呼籲民眾以肥皂勤洗手遠離細菌與病毒感染。

生活中細菌無所不在,常見如半熟蛋及生食含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嬰幼兒、長者或免疫力低下的民眾若透過接觸感染,嚴重可能致命。國泰醫院內科部副部主任暨感染科醫師陳立羣表示,以肥皂洗手能去除95%以上的細菌和病毒,比酒精搓手更有效,酒精噴手非萬能,酒精殺不死的病毒如傳染力強的腸病毒、諾羅病毒等,若家長未落實手部衛生,恐會造成無行為能力的嬰幼兒因此感染腸病毒,嚴重恐導致肝炎、腦炎、敗血症等併發症;感染諾羅病毒則可能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進而出現抽搐現象,若延誤就醫,甚至可能死亡。

國泰醫院院長簡志誠指出,洗手是杜絕病菌藉由手部傳染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在後疫情時代,許多民眾過度仰賴戴手套、口罩等防護病菌傳染,他特別提醒民眾使用手套前後都要洗手,因手套暗藏許多肉眼看不見的病菌,有些極微小的病菌會穿過手套進入皮膚;近來研究也顯示,受過專業訓練的醫療人員依照標準作業流程脫除手套後,仍有4.5%會受到病毒、細菌汙染,因此戴手套不能取代洗手,使用手套前後都必須洗手。此外,過度使用手套也會增加醫療廢棄物及對環境造成影響,不利永續發展,因此國泰醫院醫療人員在預期會暴露病人體液及接觸隔離的病人前才會戴手套,以兼顧病人安全並落實永續。

國泰醫院「世界手部衛生日」活動內容包括手部衛教宣導演講、趣味遊戲等,如利用洗手體驗箱活動讓民眾戴上手套後塗螢光劑,脫除手套後再運用紫外線觀測儀器檢測手上是否殘留螢光劑,以了解脫除手套後的手部狀況,進而深化正確洗手的重要性。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