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駐瑞典代表谷瑞生在參加2025年「台灣-北歐論壇」上,為台灣有意義參與即將舉辦的2025年世界衛生大會(WHA)發聲,谷瑞生向在場參與北歐論壇的當地政界與學界人士表示,台灣已連續第七年「醫療照護指數」位居全球第一,卻因政治因素而遭排除於WHA之外,導致無法獲取疫病及健康標準驗證的即時資訊,呼籲理念相近國家正視與台灣共享價值與共同利益,為台灣發聲爭取參與WHA。
2025年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WHA)即將於5月19日至5月27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為強調台灣有意義參與WHA重要性及說明台海安全現況,駐瑞典代表處谷瑞生應邀參加本年「台灣-北歐論壇」(Taiwan Nordic Forum 2025)時,特別以「台灣國際參與及台海安全」(Taiwan’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 Security in the Taiwan Strait)為題發表開幕演講,呼籲理念相近國家正視與台灣的共享價值及共同利益,並於今年WHA為台灣發聲爭取參與。
瑞典智庫「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Security & Development Policy,ISDP)於7日於瑞典「海事之家」(Sjöfartshuset)舉辦2025年「台灣-北歐論壇」。這次論壇共計三個場次,討論主題分別為「因應地緣政治風險:加強供應鏈安全」、「危機準備:台灣與瑞典的全面防禦」及「台灣與北歐國家的民主韌性」。駐瑞典代表處谷瑞生與ISDP所長施萬通(Niklas Swanström)代表雙方為本次論壇致開幕詞。施萬通在致詞時表示,考慮民主國家面臨之各種混合式威脅,今年「台灣-北歐論壇」選題不僅關鍵且極具討論價值。
台海和平穩定是理念相近國家共同利益
谷瑞生則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於今年4月初舉行圍台軍演,當時,日本、美國、歐盟、英國、加拿大、德國、瑞典及紐西蘭均對此表達關切或呼籲中國保持自制及以和平方式解決歧異。瑞典國防部長Pål Jonson則於回復國會議員質詢時表示,「中國對台灣的行動令人憂慮,軍事威脅不可接受」。谷瑞生強調,若中國試圖封鎖台灣,超過2兆美元的全球經濟活動可能會受到干擾,台海的和平穩定及安全實則為理念相近國家之共同利益。
歐洲議會於今年4月2日也通過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Common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CFSP)及「共同安全暨防衛政策」(Common Security and Defence Policy,CSDP)兩項去年度執行報告的決議文,強烈譴責中國持續對台灣採取軍事挑釁行動,以及譴責中國透過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阻撓台灣有意義的國際參與,該決議並指出,中國對台的領土主張並無國際法依據。

駐瑞典代表谷瑞生在「台灣-北歐論壇」發表演說。(駐瑞典代表處提供)
瑞典政府在2024年獲得國會通過的2025-2030年全面防禦2024/25:34法案中,提及「中國對台灣的軍事攻擊將對地區及全球安全及經濟產生深遠影響」;瑞典外交部長Maria Malmer Stenergard在回覆國會議員關於聯大第2758號決議時表示,該決議「沒有解決台灣代表可否以其他方式參與國際事務的問題,政府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瑞典2024年與2025年外交政策聲明均提及「中國對台行為令人擔憂,武力威脅不可接受」;此外,瑞典國會議員於2024年提出25個友台質詢及22個友台動議,充分展現瑞典行政部門及國會強挺台力道。
公衛績優生卻無法獲疫病一手消息
全球超過70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COVID-19),回顧「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告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已快兩年之際,諷刺的是台灣雖被拒於WHO之外,但第一個通報WHO示警新冠病毒會「人傳人」的是台灣疾管署。谷瑞生強調,台灣已連續第七年在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公布的「醫療照護指數」位居全球第一,台灣因應新冠疫情的優異表現及健全的公衛體系值得許多國家學習借鏡。然而,台灣卻因政治因素而遭排除於WHA之外,導致台灣無法透過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流感監測和應對系統」(GISRS)、「全球冠狀病毒實驗室網絡」(CoViNet)及「全球數位健康認證網絡」(GDHCN)及時獲取疫病及健康標準驗證的資訊。
谷瑞生感謝瑞典外交部長Maria Malmer Stenergard及瑞典社會事務暨公共衛生部長Jakob Forssmed分別於日前回覆瑞典國會議員書面質詢時,重申「瑞典政府支持台灣各項有意義之國際參與」;並籲請理念相近國家採取共同行動,於雞年WHA發聲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
2025年「台灣-北歐論壇」為駐瑞典代表處與「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合辦第五屆論壇,與會講者包括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大中、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主任Fredrik Erixon、瑞典國防大學政治學系教授Charlotte Wagnsson、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蘇卓馨、瑞典國防研究院資深研究員Karl Lallerstedt、哥德堡大學「多元民主中心」(Varieties of Democracy Institute,V-Dem)博士後研究Marina Nord及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經濟安全組副組長江旻諺等。同時,包括瑞典國會議員Markus Wiechel及Björn Söder及理念相近國家駐瑞典使館人員,以及來自瑞典著名智庫「瑞典國防研究院」、「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國際民主及選舉協助研究所」及「瑞典國家中國中心」的研究員及分析師等共計約50餘人與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