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專家:台海域2新種藍環章魚 已送澳洲研究

2017-11-16 17:50(12-19 14:15更新)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由於「藍環章魚」身懷劇毒,有研究指出,1隻「藍環章魚」身體的毒性,可以毒死26個人,近期在網路上,被不少網友熱議。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助理研究員李坤瑄16日受訪指出,台灣海域目前確定有3至4種的「藍環章魚」,另外也有發現新的2種類,已經由澳洲專家送回澳洲
圖片來源:其他
由於「藍環章魚」身懷劇毒,有研究指出,1隻「藍環章魚」身體的毒性,可以毒死26個人,近期在網路上,被不少網友熱議。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助理研究員李坤瑄16日受訪指出,台灣海域目前確定有3至4種的「藍環章魚」,另外也有發現新的2種類,已經由澳洲專家送回澳洲
由於「藍環章魚」身懷劇毒,有研究指出,1隻「藍環章魚」身體的毒性,可以毒死26個人,近期在網路上,被不少網友熱議。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助理研究員李坤瑄今天(16日)受訪指出,台灣海域目前確定有3至4種的「藍環章魚」,另外也有發現新的2種類,已經由澳洲專家送回澳洲研究命名。

東北角海域是愛好戲水、潛水者的聖地,但近幾年卻有不少愛玩水的人,在水域發現「藍環章魚」的蹤跡。
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助理研究員李坤瑄16日受訪指出,「藍環章魚」在台灣海域並非那麼常見,個體大都小小的,只有2至3公分,不像澳洲的種類可以長到5至6公分,目前有位澳洲學者正蒐集全世界「藍環章魚」的活體和標本,進行研究和命名,數量已達到20多種。至於台灣目前確定的種類有3至4種,近幾年又在台灣附近海域發現2個新種,日前澳洲專家來造訪科博館時,已將新種帶回研究命名。李坤瑄說:『(原音)就是分類特徵上跟他們是一起的,因為他們DNA也有在分析,澳洲的專家有來看過,確定它是新種,可能分布在台灣或是台灣其他周邊國家海域都有可能出現,因為在台灣北部和南部剛好是不同的種類。』
李坤瑄也指出,「藍環章魚」最危險的地方,就是因為它長得小巧可愛,讓人沒有防備心,但它身上藍色的環狀正是警告色,就是要告訴天敵,不要來惹我,否則就得小心。他也表示,「藍環章魚」不像蛇那麼靈敏,會突然攻擊,因此如果想要觀察,拍拍照無傷大雅,但別想要用手抓,因為可能就會遭到反咬。他也強調,如果真被「藍環章魚」咬到,也無藥可醫,因為沒有血清,但如果咬的毒性沒那麼強,身體沒有太大反應,就能存活下來,未來也不會有什麼後遺症。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