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開發新南向 學者:留意企業文化差異
2017-12-01 18:00(12-13 13:35更新)
撰稿編輯:謝佳興
新南向市場已然成為全球企業的必爭之地,各國皆加緊布局腳步,而國際也興起合作風潮,日本物聯網業者近期就組團來台尋找合作夥伴,盼能共同到新南向市場開發、搶佔市場商機。儘管台、日產業技術具有高度互補性,但是有學者特別提醒,雙方企業文化的差異,將是一大考驗,需要業者仔細磨合。
◎各國磨刀霍霍 合作開發新南向市場成趨勢
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已滿一年,包括出口、外銷訂單等貿易數據皆顯示,台灣與新南向目標國的經貿來往日益增加。在東南亞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各國都擴大新南向市場布局,國際合作開發第三國市場的趨勢也逐漸顯現,包括新加坡、日本皆可能成為我國前進新南向國家開發的合作夥伴。
◎日商著眼新南向 盼與台灣攜手
以日本為例,近期外貿協會邀請9家物聯網大廠來台與台灣廠商交流,日方代表就明確指出台灣是非常合適的合作夥伴。因為過去扮演世界經濟推手的中國大陸,近年來經濟放緩,且日商在中國大陸投資環境也有所轉變,面臨匯率、人事成本逐漸增加等問題,讓日商經營逐漸感到綁手綁腳,開始將目光放到新南向市場。
同時,日商認為台灣部分企業對中方經濟依賴較低,台、日企業互信程度也比較高,加上台商在東南亞擁有累積多年的華人人脈、前進海外布局的積極度較高等因素,雙方很合適一起開發新南向國家市場。日本總合研究所顧問飯田耕造說:『(日文原音)而且跟台灣合作的好處,台灣在東南亞有很多華人的人脈連結,還有台灣企業投資海外的態度積極、強大,跟日本保守的方式差很多。所以我覺得台灣的新南向政策,跟日本要到東南亞開發市場,兩者結合起來是一種雙贏的局面跟趨勢。』
◎台、日企業合作 模式多元
提到台日合作,貿協今年也曾與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展開討論,並細數台、日企業若要共同開發第三國市場,可能的幾種合作模式,包括由台灣負責代工生產、零件相互採購等面向。外貿協會市場拓展處長陳廣哲說:『(原音)我們發現有很多地方可以一起來努力,第一個就是台灣的代工生產,第二個是我們可以在行銷方面做一些合作,第三點就是我們零件可以相互採購,第四個我們可以合作到第三地去共同設廠。』
事實上,台、日企業合作歷史已超過半甲子,雙方並不陌生,我國方面,外貿協會透過新南向國家台商聯誼會整合台商資源,分享商情,並媒合台、日企業合作,過去一年,已在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等國家安排台商跟日本業者交流,接下來則會在泰國、印尼舉行交流活動。
◎學者看好台日合作 但須磨合企業文化差異
台經院學者也看好台、日企業合作搶食新南向市場大餅,因為台灣與日本在產業技術層次上較為接近、互補,尤其是資通訊產業,且開發新南向國家市場時,日方會很需要台灣這個合作夥伴。而對台灣來說,也可透過日方影響力,協助業者布局當地。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說:『(原音)加上日本廠商對當地的了解,因為台灣與當地沒有邦交,你去有時候會遇到一點問題,日本影響力就比較大,我覺得這方面的搭配跟合作會有一個很好的,應該在目前看起來,理想上或想像上很好。』
因資通訊產業需要靈活、彈性,但日本企業文化較為傳統,學者特別提醒台灣廠商,在與日企合作時,企業文化差異會是一個考驗,需要仔細磨合。
經濟成長快速的新南向市場,備受全球矚目,台灣不容錯過,我國產業須做好各項準備,保握時機前往布局,除了產業獨自插旗外,還可透過與其他國家合作,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不過,因各國企業文化不同,彼此如何磨合,找到最佳的合作模式,業者要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