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以真相換和解 南非成轉型正義典範

2017-12-11 15:07(12-22 01:30更新)
新聞引據: 其他
撰稿編輯:黃啟霖
立法院院會5日處理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晚間由院長蘇嘉全(右)敲槌,正式宣布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br />(圖: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立法院院會5日處理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晚間由院長蘇嘉全(右)敲槌,正式宣布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br />(圖:中央社)
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Human Rights Day),台灣立法院也在日前三讀通過了「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讓台灣的人權發展再往前一步。
在全世界推動轉型正義過程中,南非一直是和解的典範,主要原因是開展出「用特赦換真相,用真相換和解」的獨特道路。
南非經歷40多年的黑白種族隔離,直到1990年代才廢除這種政策,並展開數十年的轉型正義工程。
曾因反種族隔離政策遭到囚禁長達27年的政治受難者、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他在獲釋出獄後先推動訂立「過渡憲法(interim Constitution)」,為1994年結束種族隔離體制後,全國首度的民主選舉奠定基礎。
隨後曼德拉又創設憲法法院(Constitution Court),一方面守護南非新生的脆弱民主,一方面為制訂新憲法作準備,以保護不分種族、性別、人人平等、權力分立、文化多樣性等原則。
曼德拉在1994年當選總統後,再推動國會制訂「國家團結及和解法」(National Unity and Reconciliation Act),並根據此法設置了「真相與和解委員會」。
在當時,白人懷疑真相調查可能淪為勝利者復仇的工具,而黑人社群對特赦的設計則是大表不滿,在此種兩難情況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盡可能的還原歷史真相,讓被害人發聲以便重拾尊嚴、獲得協助,同時也給那些「配合調查、詳細闡述自己過去罪行」的加害人特赦,沒有報復。因此,對還原過去真相產生關鍵性的幫助。
南非憲法法院前大法官葛斯東(Richard Goldstone)指出,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最大的貢獻,是為那段歷史提出接近事實的唯一版本,使和解容易許多,也有助民主政府上任後的治理與改善黑人生活的施政。這也是南非成為全球轉型正義典範的主要原因。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