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台跨境網購有潛力 五大平台受青睞

2018-03-20 10:20(11-20 14:25更新)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陳怡君
阿里巴巴國際布局 天貓將開日本館 (網路圖片)
圖片來源:其他
阿里巴巴國際布局 天貓將開日本館 (網路圖片)
台灣網友對跨境購物具消費潛力。調查顯示,去年跨境網友年均消費額年成長5.4%,五大跨境網購平台浮出檯面。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日前針對消費者網購行為進行大調查,發現近2年跨境網購比例並無明顯增幅,但去年曾進行跨境網購的網友,年均消費金額約新台幣1萬6378元,較2016年1萬5535元成長5.4%,其中26歲到35歲是主要族群。
從平台來看,跨境網購族青睞的網購平台包括淘寶/天貓商城(69.5%),其次是日本樂天(19.3%)、日本Amazon(17.9%)、美國Amazon(14.2%)與eBay(7.2%)等。
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跨境網購行為的接受與普及,比境內網購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近2年跨境網購比例無明顯增幅,但從跨境金額成長可知,台灣網友對跨境購物仍具消費潛力。
在所有跨境網購管道中,MIC表示,最多數人習慣自行訂購(71.1%),透過國內個人代購賣家比例相較2016年的31.8%成長至37.4%,透過國內代訂網站比例上,則從25.8%降至20.3%。
張筱祺表示,推測個人代購比例升、代購網站比例減少的原因,與近年蝦皮、商店街個人賣場、Facebook等個人賣家經營管道增加有關,預估未來平行輸入、代理性質的平台也會受到影響。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