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第四軍種加入聯電操演 專家:從戰術提升到戰略

2018-10-17 15:36(12-13 19:10更新)
撰稿編輯:蕭照平
國軍啟動「聯電操演」,除了驗證中國解放軍航母群從台灣東部攻台想定外,甫成軍的「資通電軍」更是首度以軍種之姿加入操演,因此也是成軍後的第一次模擬考。對此,軍事專家認為不僅重要也深具意義,以軍種身分加入操演,不僅脫離過去戰術對抗的思維外,也讓官兵體驗不同以往的攻防演練,這對整體國土防衛作戰有相當大的幫助。

雖然「聯電操演」已經是國軍老牌的重大演訓主題,但今年的「聯電操演」深具意義,因為外界俗稱第四軍種的「資通電軍」也就是「國防部參謀本部資通電軍指揮部」才剛在去年6月成軍,今年是以「資通電軍」身分參與操演,不僅是首度驗證更有軍事史上的歷史意義。
軍事專家陳國銘表示,雖然過去也有資通電部隊的「聯電操演」,但多有限定的戰術視角,如今以軍種角色投入操演,電子攻擊的應用可以更加靈活,這對習慣飛彈、火砲防禦的官兵來說是不同的挑戰。他說:『(原音)因為角色的轉變,所以資通電軍有可能轉變成攻擊軍角色,他不見得是對戰機發動飛彈攻擊,而是發動電磁攻擊,讓守衛軍的海空軍應對如何操作。這個作戰戰法跟以前我們習慣的攻防演練是不太一樣,當然這對基層官兵是很大的挑戰。』
軍事專家陳維浩也說,過去資通電是分散在各單位,有點各作各的感覺,使電戰停留在戰術面的操練,但有了「資通電軍」後,其實就提升全體作戰視野,此外,搭配近來在山區被拍攝到的軍用天線裝備,他認為,今年的「聯電操演」更有強化國土電子防衛的新思維。陳維浩說:『(原音)以前的話,像空軍的F-16派龍架被拍到的莢艙,那主要是對對方戰術層級的飛彈進行干擾,但打仗是全面的,包含飛機完下一個階段就是對方對本土陸地攻擊,這也是電子作戰會遇到的層級,以前可能就是各作各的吧。』
專家認為,還沒有「資通電軍」以前的「聯電操演」比較是武器對抗的戰術思維,如今成立軍種後,整體作戰視野就跳脫戰術思考,而是兼容戰略並搭配跨軍種的應變合作;不過,專家也說,國軍將資通電軍納進聯合作戰思考是正確方向,但有鑑於現有裝備已經服役甚久,對比中共已經有深入太平洋海域以及精準打擊能力的情況下,國軍的電子反制能量也應該相應提升。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