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推播熱門報導

8年級無障礙計程車駕駛 以同理心服務身障者

2015-05-22 18:19(12-22 23:05更新)
撰稿編輯:李憶璇
8年級無障礙計程車駕駛陳晏民(李憶璇攝)
圖片來源:央廣RTI
8年級無障礙計程車駕駛陳晏民(李憶璇攝)
身心障礙者車輛接送服務,在台灣還算是個剛起步的產業,初期仍需要政府經費支持,可想而知是難以賺錢,卻要付出許多勞動的工作;然而,一位8年級生,剛大學畢業,從軍中退伍,因為在接送親人看診過程中,產生了投入駕駛無障礙計程車的想法,他希望提供最溫暖的乘車服務,給許多有需要的身障朋友。
◎接送親人看診 萌生服務身障者念頭
在台灣,路上隨處可見黃色的計程車,隨手一招就能夠上車,但對於有乘車需求的輪椅族來說,並不十分方便,因此接送必須要靠親友,或是預約復康巴士。
1991年出生、才24歲的陳晏民剛剛退伍,由於他每個星期都要固定南下到彰化接送親人看醫生,在這過程中,他觀察到許多行動不便者常跑醫院,但若沒有家人在身邊,交通上就有困難,因為看到這種現象,讓他心中逐漸浮現出協助的想法。陳晏民:『(原音)因為這件事情,我看到南部地區比較嚴重,就是有一些沒有人可以帶他們看醫生這種狀況,或是像坐輪椅的人,交通上不方便,我看到這些需求,他們的不便,我發現這是比較容易被大家忽略的。』
看到接送需求後,陳晏民開始接觸相關資訊,發現有專門提供接送服務的私人機構,也有車行成立無障礙計程車隊,他希望能為身障者做一些事,在衡量自身情況後,他在今年4月成為無障礙計程車駕駛的一員,開始了他的服務生涯。
◎初生之犢 知困難仍堅持想法
一位剛畢業、服完兵役的社會新鮮人,怎麼會選擇開計程車呢?況且陳晏民從小就學音樂,從鋼琴、小提琴再到小號,國中參加管樂團、高中念音樂班,大學也主修音樂系,看似應該跟計程車駕駛「八竿子打不著邊」,但他就是因為看到社會上有許多人需要幫助,即使認為困難,仍秉持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精神,毅然決定投入。
陳晏民:『(原音)我事先找了很多資料,有正面、有負面,知道這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因為以前都是一些愛心團體、公益團體在做,比如說復康巴士是政府和伊甸基金會;那業者在做的話只有多扶,我也有去看多扶老闆許先生的分享,他也說這真的很困難。但是我覺得是因為我剛出社會吧,初生之犢不畏虎,我知道這困難,但不知道困難是什麼樣的,不管就衝了。』
陳晏民說,他生長在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家庭,從小就接受「愛人如己」、「施比受更有福」等教育,學到付出就會快樂,因此即使從事無障礙計程車的工作後,不僅要還新台幣100多萬的車貸,收入也比音樂家教少了很多,但這些困難都沒辦法動搖他的意志,他說:『(原音)我是全部貸款,現在每個月要繳2萬多的車貸。我現在算很省,我如果不做無障礙計程車,只做音樂家教過是很OK的;但是我去做了無障礙計程車之後,變成我要補足車貸的部分,還有很多成本,變成我要算這個月我要有多少的收入。』
◎家人支持理想 為堅強後盾
為了開無障礙計程車,陳晏民每天早上7點就出門,晚上8、9點才能回家,接送的工時更是比一般計程車長上許多,相當辛苦,好在陳晏民的父母都很支持,也會適時的替他加油打氣,陳晏民:『(原音)學音樂要花很多時間跟錢,那他們把我栽培到這程度已經算很不錯的程度了,因為我父母都是很虔誠的基督徒,他們能夠理解我的想法,就是我在做的是不一樣的事情,是很有意義的事,所以後來經過溝通,我FB(臉書)PO文他們也在下面給我鼓勵,我覺得蠻欣慰的,他們能夠瞭解我在做的事。』
陳晏民說,他的父母給他很多空間,常常在通訊軟體上鼓勵之餘,也表示每項工作都很辛苦,鼓勵他要能吃苦,所以他從事這項工作,並沒有遭到父母反對。
◎盼社會多點同理心 體諒身障者不便
無障礙計程車目前在台灣還不算非常普遍,僅部分城市才有,但每個縣市都可能有身障者或行動不便者的接送需求,等於是「僧多粥少」,況且社會上對於協助行動不便者的需求,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陳晏民:『(原音)我開在台北市區,我就眼睜睜看著有一位拿拐杖的伯伯在招計程車,那我前面有三台計程車都是空車,都是直接經過,就是稍微停下來看一下是行動不便者,就開走了,沒有人要載,我就停下來載他。他們這群人通常上車都會說「對不起,我比較慢」,那我在他講出來之前就搶先說「沒關係,你慢慢來」就是大家都不願意載。很多輪椅乘客也是跟我說,他們常常被計程車拒載,所以我覺得我這樣做,他們會很開心,他們感覺到被尊重、體諒。』
陳晏民覺得,社會上對行動不便者的重視程度有待慢慢建立,但不論是一般計程車司機拒載行動不便者,或是他在等身障者上下車時,被後方車輛按喇叭,顯示大眾應該更有同理心,體諒他人的不便。
陳晏民開無障礙計程車至今才1個半月,問他覺得這份工作好不好,他則更看重這份工作的意義,因為他想要創造自身的價值,讓自己對社會有所貢獻。
陳晏民:『(原音)我覺得沒有好或不好,重點在意義跟價值,因為我從事無障礙計程車司機當然是很衝突,跟我原本教音樂比的話,音樂是我的興趣、我的專業,我可以游刃有餘;那投入無障礙計程車司機我有貸款壓力、工時長,跟我音樂家教比收入是很低的,用生意人的算法,不會有人在有得選擇的時候做這個選擇,我不是以生意人的思維來想。我要創造我的價值,在社會上要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就是這個工作不只是一般的工作賺錢,還可以服務他們,付出我的愛心,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陳晏民與無障礙計程車簽約5年,5年之後,陳晏民期許自己能夠獨當一面,早日完成他開創屬於自己的無障礙接送公司的創業夢。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