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中央廣播電視台logo圖

節目
| 總覽 #臺灣之美
節目類別
節目總覽
主持群 節目表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深入探索鳴蟲文化,感受自然旋律與鳴蟲文物的獨特魅力!

臺灣活力GO 2024-11-10
1070617夢想零距離
1070617夢想零距離
1070617夢想零距離
1070617夢想零距離

「鳴蟲文化與科學特展」(策展人)/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楊平世名譽教授  分享------------

鳴蟲自古以來便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無論在鄉村或城市,總能見到牠們的蹤跡,從中發展出的文化、知識和技藝也極具傳承價值。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合作策劃「鳴蟲文化與科學特展」,聚焦於蟬、螽蟴與蟋蟀三類鳴蟲,透過精選標本與文物,結合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從藝術、生物學及保育層面介紹鳴蟲文化及生態現況。即日起至114年5月11日於臺博館一樓西展間展出。

特展共規劃「鳴蟲的相關故事」、「鳴蟲的詩詞」、「鳴蟲的文化與藝術」、「鳴蟲的生物學」、「鳴蟲的保育」等五大單元主題。精選232件鳴蟲標本及國立臺灣大學知名昆蟲學者楊平世收藏的鳴蟲文物,楊平世表示,這個展覽最大的目的就是普羅化,在古老的國家,如中國、西班牙、義大利等都有賞玩鳴蟲相關的蟲具。本次展覽除了個人的收藏,還結合臺大的館藏標本,搭配各種影像和聲音,希望大家多來幾次。其中玉唅蟬、範製雞心形蟈蟈葫蘆罐及紫砂陶燒蟈蟈棲竹筍擺飾等均是難得一見的亮點展品。

傳統中,飼養鳴蟲不僅是休閒活動,更是一種藝術追求。這些昆蟲往往被賦予了美感與情感的象徵,成為我們閒適生活中的重要陪伴,本次特展以古今中外與鳴蟲相關的故事、詩詞揭開序幕,接續從科學的角度探討鳴蟲的行為與生態價值,幫助觀眾理解這些昆蟲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及其生存特性。最後以鳴蟲現今生態環境面臨的挑戰,以及保護鳴蟲和其棲地的重要性作為收尾,希望在引發觀眾對鳴蟲興趣的同時,也讓大眾理解這些昆蟲在我們生活中的文化意義和重要性。更多展覽及相關活動詳情請至臺博館官網>教育活動查詢(http://www.ntm.gov.tw)。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