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選手成為指導老師,邱祥佑以數位教學傳播客家語文,期許做個讓學生快樂學習客家話的老師
受訪者:邱祥佑/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二年級、中壢高中客語文兼任教師
從九月開始到十一月,在台灣是語文競賽的高峰期,從初賽到決賽,老師家長和學生都全力以赴爭取佳績,客委會舉辦客語認證也在這期間舉行,所以無論比賽還是考試都很熱鬧。今年的全國語文競賽決賽是在11/22.11/23兩天在台中市舉行。
講到全國語文競賽,是在1946年民國35年開始舉辦,已經有79年的歷史, 這項競賽最初是為了在台灣推展國語教育也就是現在說的華語教育而舉辦的活動,隨著台灣本土化運動的發展,在2007年民國96年競賽項目逐漸納入閩南語、客家語及原住民族語,改稱為「全國語文競賽」。
「全國語文競賽」對語文的教育和推廣都有很深遠的影響,因為比賽制度和規則會根據當代社會環境和教育體系的改變,不斷修正與時俱進,讓國家的教育力、文化力都能更提升,這項比賽也確實培育出盡多對語文教育有興趣的年輕人,這點在客家語文競賽成果很明顯,像今哺日邀請的大來賓邱祥佑,兩年前訪問他係參加比賽的大學生,也是比賽的常勝軍,不過,現在的祥佑係研究生,同時已經成為指導學生比賽的老師,也擔任評審先生喔!
更特別是,邱祥佑持續對客家語文的熱情,和他的團隊,在中央大學出版第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