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客家不分族群,透過青年署「感動地圖計畫」環台客庄,看見客家職人精神
受訪者:袁巧芯/中央大學客家系大二、郭翔逸/清華大學工程系統科學系大四
兩位來自不同城市的大學生,都不是客家人也不會說客家話,卻因為參與青年署的「感動地圖計劃」,提出了《環台客家味,音韻在心》這個構想,透過十五天環台走訪客家庄的旅程,挖掘在地職人的故事與生活智慧,打破自己對客家的刻板印象,訪問當天兩人都穿藍衫服飾,客家已然在他們的生活中。
說起提出《環台客家味,音韻在心》這個構想,巧芯說自己在家中排行老二,客家族群是台灣第二大族群,很想了解做為「老二」的處境,所以對客家很有興趣,呵呵(年輕人的創意果然很不一樣);翔逸是標準的理工男,卻對音樂有濃厚的興趣,他說不想很「卷」,喜歡探索不同領域,於是兩人一拍即合,在暑假展開15天的環台客家之旅,隊名取為「走慢一點」就是希望大家放慢腳步好好感受身邊美好的事物。
兩人以影像紀錄與故事敘事的方式,帶大家走進客庄、聆聽土地的聲音,雖然都不是客家人,甚至不太會說客語,但正因如此,這趟旅程對他們而言更充滿了探索與理解的意義,他們覺得客家人因為遷徙的過程,養成不卑不亢、遇強則強和堅持自己文化的職人精神,讓人印象深刻,過程中覺得看見客家就像看見自己,這片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