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香港雜記】60年代出生的香港男性工人階層生活概況(一)

  • 時間:2022-02-11 19:2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香港雜記】60年代出生的香港男性工人階層生活概況(一)
作者父親籍貫汕尾,有8個兄弟姊妹,祖父母是來自中國的移民,在香港工業化時代當工廠勞工。(圖:unsplash)

本人出身微寒,雙親是普通的藍、白領工人,小時候父母都要外出打工,只能將我寄放到托兒所,但求有人看管我完成作業、有其他小孩一起玩樂。在吃方面更加沒有要求,他們只付錢給托兒所買外送,完全沒有考慮食物營養,更不用說食物質量。在香港老一輩人眼中,小孩只要吃得「肥肥白白」就是好,我爸在我小時候常常會買給小孩吃的營養起司給我當零食吃,加上他們會給零用錢讓我買零食,所以我小時候是個圓圓的小胖子 ( 國小三時大概135cm高,重60kg ),但我爸就說「小時候肥到國中就會拉長變高了 ! 」,他大概用物理的邏輯想像體積的轉換,覺得這樣沒錯。

我爸籍貫汕尾,有8個兄弟姊妹,他父母是來自中國的移民,在香港工業化時代當工廠勞工。那個年代能吃飽已經是很難得的事,何況他家有7個人跟他爭吃,所以我爸說那年代很少見到「肥仔」。我爸是家庭中最大的男丁,雖然上面還有兩個姐姐,但那年代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較高,而且他是家族中的長子嫡孫(就是他爸是他爺爺的長子,他又是他爸的長子),所以他從小就被期望要傳承家族、負起養家的責任。因為家裡窮,又有很多孩子要養,所以他15歲就出來打工,做過麥當勞(他說那年代時薪$3左右港幣),汽車維修學徒、賣冰淇淋、賣報紙、穿膠花...... 那年代只要肯做就餓不死,只是工作都要付出蠻多勞力。後來他跟了一個做首飾的叔叔學藝,當他的徒弟學做首飾,什麼戒指、項鍊、耳環等吊飾都是他的專長。

那個年代蠻流行師徒制的,在娛樂新聞中最常聽說學武打、功夫的演員是跟師徒制學藝,後來才知道原來其他行業也是一樣。我爸說他當了徒弟5年,那段時間就住在師父的家,每天要打點師父生活的一切,包括買菜煮飯、洗衣打掃、搥背按摩...... 總之師父叫的都要做。

你以為做完以上的工作就能學到你想要的技藝嗎?想得美呢!以上的工作是每天工餘時間要做的,上班時間還有其他工作要做,大概也是當工廠的小弟打掃、搬運,真正可以學藝的時間就是在工作期間偷看其他師傅,就是所謂的「偷師」。偷看還得看師傅的「臉色」,如果他高興時可能會手把手教你一點,但他不爽的時候就可能會叫你滾開,或是特意叫你做其他雜務。總之,那個年代要學藝要非常能吃苦,要抱著任勞任怨付出一切,而且不知道有沒有收穫的心態去,才有機會學到一門手藝。

想起以前在專職技術學校上過一陣子課,當時想要學一些餐飲業的技術,那個老師是一位老人,大概70多歲,比我爸大10多年。有一次他分享自己隻身去美國找唐人街餐廳當服務生的故事,他學藝的經驗跟我爸也差不多,也是去當徒弟,學在高級餐廳當服務生、侍酒師,他用一了句話來總結他整個工作生涯的心得「襟屌、爛做、抵得諗」(耐得人罵、努力做事、不怕吃虧 )。他用這句話勉勵年輕人未來出社會要懂得調整成這樣的心態,才有機會學到東西,這想法大概跟我爸差不多。所以我從小也培養出這樣「能捱」( 能吃苦 ) 的態度做事,面對老闆、老屁股上司剝削、辱罵,也抱著「苦盡甘來,能捱過就有所得」的心態撐過去。

但後來我換到另一個工作的地方,那邊的老闆跟同事都是比較年輕一輩的,大概20多30出頭,他們對工作、培養人才的態度令我對工作的想像有180度改觀。他們很樂意去分享、教育下屬,不論你的位階,大家在公事上面是平等的,上司可以指揮下屬做事,但下屬覺得不合理的話,也是可以反過來給上司建議;有問題大家會一起解決,互相合作 ; 完全不會辱罵、剝削你,上班該做的事只要完成了就可以下班,下班後老闆、上司、下屬都可以打成一片,公私分明。這樣的工作環境令我對於「學藝」這回事的想像完全改變,也希望那種師徒制的工作模式到我這一代就結束,不要再繼續下去了!

作者:今晚打老虎 曾是香港上班族,目前來台重返校園讀書,對美食情有獨鍾,希望用文字記錄香港。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