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如何看待2022年台灣地方大選?

  • 時間:2022-11-28 18:0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中國如何看待2022年台灣地方大選?
中國國台辦日前對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表示,這反映了「島內求和平、求穩定、要過好日子的主流民意」。圖為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圖:中央社資料照片)

台灣九合一地方選舉落幕,幾家歡樂幾家愁,無論是勝選的一方,或是沒有獲得選民青睞的落敗者,都該慶幸,在民主體制下,每個人都有自由發言的機會與空間,同時接受民意的洗禮,這是超越勝負的價值,也是台灣作為民主國家的根本所在。不過,對威權專制的中國來說,就不是如此看待台灣選舉,今年台灣地方大選過程中,跟2018年一樣,中國似有隱身自絕在選戰熱潮之中,不但針對選舉沒有太多發言,也盡可能控制自己不要帶給親中政黨難堪,顯然中國自知之明是負面文宣,選舉結果也跟四年前一樣,甚至更甚,反中的執政黨在地方選舉繼續大敗,這看在中國眼裡絕對是竊喜不已。

中國硬扯台灣地方大選及重申反獨立場

果不其然,國台辦還是忍不住表達內心高亢的喜悅,表示台灣地方選舉結果反映了「求和平、求穩定、要過好日子的主流民意」,語畢再強調「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如果對比四年前選後的中國對台路線來看,或許在2023年1月,習近平第三任期主持下的對台工作會議,想必還是會搬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說法,以及神聖不動搖的「一中原則下的九二共識」,這樣才能對內解釋,2022年台灣九合一地方選舉的勝利,是因為他對台政策成功使然,藉此來作為延任及權位的正當性,除了「一國兩制」在台灣沒有市場,連友中政黨都反對之外,會更強調「九二共識」這個定海神針。

不過,中國看待台灣地方選舉的角度與詮釋,還是和台灣社會的認知有巨大落差,選民在地方選舉的投票行為,大多是以候選人的特質作為主要考量,而這背後包括了人設(形象)、政見及好感度(仇恨值),同時輔以當前整體情勢的判斷,以及對於選票效能感的期待;換句話說,選擇地方首長與議員的基準點,並不是為了「兩岸和不和平」,也無關於「兩岸穩不穩定」的主觀反映,倘若要這樣解釋,恐怕難以說明為何投票率降低,以及今年兩大政黨總得票數與四年前平盤甚至微減少的結果。更直言之,縱然台灣多數民意想要「過好日子」,但就地方選舉層級來看,更與中國議題無涉。

台灣選民在地方選舉的投票行為,大多是以候選人的特質作為主要考量,與中國議題無涉。圖為凱道造勢晚會。

國台辦難掩喜悅 2024大選中國因素不缺席

當然,部分論點認為,「抗中保台」意識在今年的地方選舉中的作用有限,這或許可以解釋成地方選舉跟兩岸情勢仍有距離,也可以間接論證,台灣選民對於選舉的認知,清楚分割了「地方改選」與「中央選舉」的不同,也因此對於投票的決定也有著不同的判斷基準;相對的,今年的選舉結果也不能表示台灣多數民意認為「抗中保台」不重要,顯然,中國刻意把地方選舉結果視為台灣主流民意是「為了求和平、求穩定」的推論,根本是過度詮釋,甚至是有意渲染或扭曲台灣選舉結果的意涵,可以說,中國雖然刻意遠離選舉過程,但仍不懷好意的看待台灣政治發展,所以才不斷重申「反獨」的警示。

對中國來說,無時無刻要滲透台灣的政治運作,就算親中政黨及人士無法勝選或取得政治權力,但至少也要期待友中政黨能有所斬獲,今年的九合一選舉跟四年前一樣,結果符合中國內心的期待,國台辦喜出望外的一面也就掩飾不了,而這對習近平來說,更是可以再度對台灣政治議題上下其手,他深知中國因素依舊是2024年總統、立委選舉的重中之重,那麼誰會符合中國所期待的總統候選人,在明年上半年之前要展現出「兩岸關係」的立場與態度。對中國來說,台灣總統大選是一場影響力的賽局,甚至是美中之間的主導力競爭,依此來看,國台辦強調「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就是要說給「可以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人聽。

2022年地方選舉激情過後,台灣將進入下一輪政治議程,也就是2024年的總統及立委選舉,國際情勢、兩岸關係、中國因素等都是重要課題,或許「兩岸和平」是多數人民期待的狀態,這猶如全球各國對於「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但是,中國是「破壞和平」的始作俑者,也是被多數國家認證「可能片面破壞現況」的行為者,台灣民眾非常清楚中國軍機軍艦擾台的壓力,但也堅守著不能向中國卑躬屈膝的根本原則,以及維護台灣作為主權獨立國家的態度,顯然中國刻意忽視這個持續強化沒變的「主流民意」,台灣社會也深知所謂的「外部勢力干涉」就是中國,這點或許在地方事務中不易彰顯,但到了中央層級的選舉,就會更加突出,而且會帶來負面效應。

作者》吳瑟致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