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回望九龍城 如家的感覺永留心中

  • 時間:2023-10-21 21:0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回望九龍城 如家的感覺永留心中
九龍城在作者心目中,如家的感覺不單建立於時間,也建立於一種無形默契。(圖:維基百科)

以前曾經寫過好一輪老家九龍城,有始無終又不知從何再起,最近幾天想家就又寫寫。

港府日前刊憲正式宣佈九龍城步入重建,不知距離完全改頭換面的九龍城尚有多久,改變在無聲無息間,以前一直覺得地鐵站好像蓋了好久,南角道的半截像封閉了半輩子;以前覺得家正對面的地盤打地基打了好久,三不五時就一下轟聲伴隨一下巨震,出國讀書半年回家,家外風景不再是圍板封起,三棟別墅式平房就在眼前。

有時甚會後悔,由有攝影習慣後距離家也有一段時間,拍下過九龍城的相片卻是張張難求,更不用提刻意用底片拍下的日常感紀錄,數來的幾張都是出國回家底片有剩,快快隨手消耗而來,沒有半點刻意,但佔據著我電腦桌面好一兩年——福佬村道和衙前塱道的路口拍黃昏,想來也是慚愧,自說住過九龍城二十多年,我也能倒背如流說出街名的順序,唯獨衙前塱道和衙前圍道那條是直街橫街,每次都要找地圖——但我確信我不是唯一一個九龍城人分不清的。

在離開之後和不同人談起,也才驚覺原來不少人和九龍城有過一段情,那種和繁喧的距離若遠若近,自成一角邊界分明,在香港一個高密度地確實罕見,但也讓人嚮往,當然這都在鐵路站佈及前,在我離開前。家住九龍城有一好,人更願意多走路,健康。大概也是托沒有鐵路站的福,小區的分佈散開,不會讓人有一種和鐵路站反方向,就是越走越遠的感覺,久而久之對步行這回事就感覺理所當然。

以前放學後,外出後,和知己運動後,總愛從樂富下車回家,回家前總有一段路寧願用腳走,當然也不能太熱,晚上就最好,可以讓自己有個時間慢慢整理思緒。這種習慣也曾延續到日本讀書時,在回家的轉乘之間走一走。來到台北後反而無了這種習慣,總想趕快回家。也確實人也開始不太健康。

九龍城在我心目中,如家的感覺不單建立於時間,也建立於一種無形默契,一種像是理所當然,因而毫無壓力的感覺,很難用文字形容,都發生在一些很細微的時刻,如十字路口交通燈號變換的順序,如路燈大概會亮起的瞬間,如雨後會出現水坑的街角,如同一個個規律,即使會慢慢起變化,也是循序漸進式,如水中漣漪,不會讓人措不及防。所以再下次,不知何時,再能回到九龍城時,家一字也不知要從何談起。

擬人化的去講,想家,更多是想念和熟悉的人事物共聚的時候,知道有個人,有個空間可以無壓力的在旁。換作人的角度也不一定是家人,家人最終都有生離死別,更是每當月圓時,抬頭想起的那些人。世界怎變樣,怎不變樣,月亮依然昇起,月色依然放亮。

作者》布寒野  前香港網媒編輯,飄洋來台後繼續心繫家園。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