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兩會的經濟工作目標 達成的可能性不大

  • 時間:2024-03-11 09:12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中國兩會的經濟工作目標 達成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兩會」落幕,外界認為,在目前中國的政經環境下,中國官方所訂出的經濟目標恐怕難以達成。圖為人民大會堂。 (美聯社/達志影像)

一直以來,中國人大與政協兩會的開會內容多會受到全球的關注。雖然中國官方已宣布取消總理李強的會後記者會,但其對於工作報告仍提出今年中國經濟的目標,包含經濟成長目標訂為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人口1200萬,失業率維持在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此外,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也指出2024年的工作目標是要完善民營經濟促進法、企業破產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在目前中國的政經環境下,中國官方所訂出的經濟目標能否達成,值得進一步討論。

首先,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在上月18日所公布國際收支數據顯示,2023年外資對中國直接投資僅330億美元(約新台幣1.035兆),較2022年下降約80%,此一數字為連續第二年下降,更不到2021年高峰3440億美元的十分之一。在中國的外人直接投資持續減少的狀況下,其會直接降低外國廠商在中國的生產與出口,進而降低中國當地的就業。此時,城鎮新增就業人口就無法達到1200萬。換句話說,在外國廠商對中國投資持續減少且減少幅度顯著的情況下,中國若要達到李強提出的經濟目標,必須要改變外資對中國投資下滑的趨勢。雖然中國國務院在去年8月曾提出「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資力度」的24條意見,但是,從上述統計數據可以知道,此一政策的效果相當有限。

中國今年經濟目標之一是城鎮新增就業人口1200萬,失業率維持5.5%;在外資投資持續減少的情況下,要達標恐怕很困難。(圖:微博)

其次,就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而言,中國自去年六月以來,除了去年八月的CPI年增率為0.1%外,其餘月份多呈現負成長。今年1月的CPI年增率為-0.8%,更創下中國14年來最大減幅,顯示中國經濟陷入通貨緊縮的困境。雖然2月的CPI年增率為0.8%,但是,其與歐美日或台灣的CPI年增率仍有一段差距。即使日本經濟過去陷入長時間的通貨緊縮,但近期持續上升的物價也使得日本央行改變長期的寬鬆貨幣政策。

由於物價同時受到供給面與需求面因素的影響,當全球因為能源與糧食物資的價格大幅上漲而帶動通貨膨脹時,即使中國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來維持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以避免房地產開發商倒閉,或希望刺激中國股市,但是,中國經濟反而陷入通貨緊縮,而非通貨膨脹。會出現上述結果的唯一原因,即是中國的需求不足導致物價下跌。包含中國青年失業率高、房地產債務危機以及電動車供給過剩等因素,都可以被用來說明中國需求不足的現況。

再者,在去年中國CPI年增率低於1%的情況下,若中國希望2024年的CPI年增率可以達到3%,則表示中國國內經濟環境或政策有顯著的變化。第一,中國國內的就業大幅提高,使得居民的消費需求大幅上漲,進而帶動物價的上漲;第二,中國人民銀行採取更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讓物價可以上漲。但是,除非貨幣政策寬鬆的幅度夠大,否則,中國要達到3%的通膨目標是不容易的。然而,當中國貨幣政策的寬鬆幅度擴大,人民幣貶值的可能性也會進一步增加或中國的資本管制政策將更為嚴格。在目前主要國家的通膨逐漸緩和的情況下,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要達到3%,只能期待需求面有顯著改變,但這並不容易。

最後,就法律環境而言,雖然中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提出民營經濟促進法,希望改善民營企業的經營環境,但去年7月中國國務院推出的31條改善民營企業經營的意見也與吸引外資24條意見一樣,未見成效。因此,改變民營企業或外國企業的投資意願應非透過完善法律,而是去除影響投資意願的法律,例如,「反間諜法」。可惜的是,中國政府持續增加影響廠商投資意願的立法,例如,近日通過二讀的香港基本法23條草案。若中國政府的以立法來破壞市場機制的趨勢不變,則國際信用評等機構標普全球(S&P Global Ratings)應會與穆迪(Moody's)一樣,調降中國的信用評等。若此,則中國要達到5%的經濟成長目標以及增加就業將更加困難。

作者》蔡明芳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與經濟系合聘教授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