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紐時:賴清德國際環境較蔡英文艱困 挑戰更嚴峻

  • 時間:2024-05-21 10:24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紐時:賴清德國際環境較蔡英文艱困 挑戰更嚴峻
第16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慶祝大會20日在總統府前廣場舉行,總統賴清德(前左)、副總統蕭美琴(前右)出席與會,向民眾揮手致意。 (圖:中央社)

總統賴清德20日就職時指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紐約時報報導,相較前任總統蔡英文,北京更不信任賴清德,加上國際環境艱困,賴清德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賴總統20日就職演說,訴求「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新台灣」,表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將依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帶領國家勇往前進。他呼籲中國停止文攻武嚇,希望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

紐約時報20日報導,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對台灣如何維護與中國的脆弱和平問題上時而表現出時而和解、時而強硬的姿態。

國台辦隨後批評了賴清德的言論,指責他「煽動兩岸對立對抗」。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重彈舊調,稱「台獨分裂行徑」是對台海和平「最重大的破壞」。

報導提到,北京已經明確表示,相比於蔡英文,更討厭賴清德。在未來幾週和幾個月內,北京可能會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和貿易壓力,試圖削弱其總統地位。

前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表示,雖然賴清德不是中國官員所描述的那種魯莽的煽動者,但他們不會忘記他曾在2017年說過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

他指出,「北京什麼都記著,而且非常不信任他」,將在未來幾年繼續考驗賴清德。

紐時報導指出,未來賴清德面臨著如何在動盪時期確保台灣民主未來的艱難選擇,尤其當前國外戰火不斷,美國國內對美國的全球安全優先事項存在分歧,而在如何維護與中國脆弱的和平上,台灣內部也存在政治分歧。

例如賴清德必須應對兩個更有底氣的反對黨,在今年年初贏得了立法院的多數席位,這是蔡英文在擔任總統8年中從未面臨過的挑戰。

另外,相較蔡英文2016年上台時,台灣也面臨著更加危險的世界和更加強大的中國。

史丹佛大學智庫胡佛研究所研究員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表示,對於賴清德來說,國際環境比2016年更加令人擔憂,烏克蘭戰爭、中國轉向更嚴厲的國內壓制、美中關係惡化以及過去8年的兩岸敵對,都讓賴清德陷入了更加困難的處境。

美國派出官方代表團出席賴清德就職慶典,以顯示對台灣的支持。之前,美國國會批准了一項補充支出計畫,為烏克蘭和以色列提供資金,為台灣提供軍事援助,並加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

報導認為,雖然美國展現援助,但台灣仍在爭論未來幾年美國能在多大程度幫助台灣建設軍事力量,再加上美國還要關注烏克蘭和中東的戰爭,這些戰爭預計都不會很快結束。

據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學者葛梅茲(Eric Gomez)和吉爾特納(Benjamin Giltner)估計,截至4月底,未交付台灣的美國武器和軍事裝備訂單已增加到近200億美元。葛梅茲在電子郵件中說,國會最近批准的對台額外撥款將「有所幫助,但不是靈丹妙藥」。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