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一帶一路自2013年啟動至今已經超過十個年頭,不但是中共國家頂層的合作倡議,倚靠中國與相關國家現有的多、雙邊機制及平台,並發展與其的各項經濟、交通等各項基礎建設夥伴關係。對於中共來說,一帶一路不僅是對世界的大輸出,也是大外宣。
而在這十多年期間,各界也經常看到中共不斷闡述一帶一路的成果,與超過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及多個國際組織簽署數百份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文件,以政治及經濟力量大力拉抬與合作國家的各項關係。此外,中國也將一帶一路由原本的北、中、南線,在2015年延伸到拉丁美洲,至2023年,總計有九個南美洲國家、十二個中美洲國家參與其中,一帶一路的火確實已經燒到美國後院。
川普在一帶一路對中國下馬威?是修復巴拿馬運河血管
川普二度上任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讓國務卿盧比歐訪問拉美五國,分別是巴拿馬、薩爾瓦多、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和多明尼加共和國,推進川普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特別中美洲的12個國家,包括巴拿馬、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多明尼加、特多、安巴、多米尼克、格瑞那達、巴巴多斯、古巴、牙買加、尼加拉瓜皆是一帶一路的參與國。而盧比歐此次訪問的五個國家中,就有四個為中國帶路的合作夥伴;其中,又以巴拿馬與美中關係糾葛甚深,不外乎是巴拿馬管轄的巴拿馬運河,在美中競爭激烈的情形下,巴拿馬運河掌握全球貿易的5%到6%的貨運量,加上美國通往亞洲的貨品航線也多是從此運河通過。對於美國來說,若能阻礙中國在巴拿馬的運作,等同修復被中國切斷的血管,而巴拿馬終止的中國一帶一路或許只是美國附加的利益而已。
最早由美國開鑿完成,後交給巴拿馬營運的巴拿馬運河,為中美洲航運與戰略要塞。(圖:Pixabay)
中國經濟前景堪憂 一帶一路走得下去?
據統計,中國2024年的GDP約135兆人民幣,年增率約5%,尚符合原所預設的目標。且從其他數據觀察,出口亦為經濟成長的最重要的動力,出口貢獻率達到30%以上,特別是製造業的出口訂單達到75%,尤其是中國經濟因房地產下滑,民眾消費減弱,更依賴外國市場,對於中國出口動能前景普遍熱絡;但,由於川普上任後,對所有國家的「關稅戰」打得震天嘎響,預計推出「對等關稅」讓美國得到公平的待遇。
這對於一旦被川普視為眼中釘的中國貿易順差的情況來說,可能將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將影響中國將產能過剩的產業循一帶一路模式銷往各合作夥伴國的效益。整體來說,一帶一路會在川普的高關稅戰的模式下消減,但中國現正與美國積極洽談中,一帶一路受影響的層面值得密切關注。
估計盧比歐將往非洲及東南亞修復關係
非洲與東南亞在過去幾年已成為中國的囊中物,特別是在中國大力經營全球南方的策略下,傾中態勢更為強烈;尤其是東南亞國家,在過去十年一帶一路的大規模傾銷之下,估計投入超過一兆美元的金額,在基礎建設上幾乎每個東南亞國家中皆能見到中國企業的身影,這一點就連巴拿馬運河的擴建也逃不過中國的介入。而非洲更是完全為中國所掌握。估計若之後美國前往非洲及東南亞協調時,所面臨的壓力將會比過去四年拜登時期更為嚴峻,雖然過去幾年菲律賓似有在戰略上較為傾向美國,但經營必須長期性,若美國關愛眼神無法持續,恐亦遭中國銀彈攻勢影響。
整體來說,川普政府在對外政治、經貿策略上,是要走精準打擊抑或是廣泛打擊,勢必將影響中國的應對模式與策略。接下來的四年,無劇本的國際實境秀或許即將上演!
延伸閱讀
解讀川普對巴拿馬運河的戰略 學者:警示大於經濟意義
送川普大禮?巴拿馬考慮取消香港長江和記的港口特許經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