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YouTube| Podcasts|
|

中央廣播電視台logo圖

節目
| 總覽 #臺灣之美
節目類別
送出
節目總覽
送出
主持群 節目表
熱門關鍵字
推播熱門報導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Indonesian 日本語 한국어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agalog Bahasa Melayu Українська
華語 政經
王家軒

台灣怎麼想?

台灣怎麼想?

主持人:
播出時段: 每週五

今天的台灣已經成為世界的焦點,無論是政治發展、地緣衝突、貿易戰,台灣下一步的選擇是什麼,世界都在關注。然而,台灣人怎麼看待自己的歷史、認同,與內部多元的組成,尤其是在中國的壓力下該如何選擇自己的未來?

節目主持人王家軒將邀請不同背景的台灣人來與您一起探討「台灣怎麼想?」。

2024年起,「台灣怎麼想?」節目每週五晚間9點30分到10點,在中央廣播電臺中短波頻道、官網同步播出。

您也可以在以下podcast平台搜尋、下載「台灣怎麼想?」:

Spotify https://reurl.cc/j3GQL1

SoundOn https://reurl.cc/Xqj0qE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L4ApE7

歡迎與我們分享你收聽節目後的感受,來信請寄: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台灣怎麼想?
節目快訊
「台灣怎麼想?」節目主持人王家軒訪天下雜誌主編劉光瑩(右)
【台灣怎麼想】探討光電被汙名化的根源
主持人王家軒邀訪天下雜誌主編劉光瑩一同探討台灣光電產業發展引發的諸多爭議。 王家軒首先點出,台灣的能源轉型,特別是光電議題,已成為充滿政治爭議的焦點。近日丹娜斯颱風吹毀大量光電板,怵目驚心的畫面讓民眾質疑其結構安全與廢棄後是否具有毒性。更核心的問題在於,光電產業似乎存在不公平的現象,導致傳統農漁民生存空間受擠壓,都加深了外界對光電汙名化的印象。 劉光瑩表示,首先,遭颱風損毀的光電板泡在水中並不會釋放毒素,其材料經過固化處理,需在極端條件下才會分解。結構脆弱的問題,則反映了成本與效益的權衡,若要求所有案場都抵禦最強颱風,成本將高到不切實際。 而針對更複雜的制度問題,劉光瑩認為,漁電共生是政府為了解決土地稀缺而推出的政策,卻衍生出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許多業者選擇可覆蓋八成面積的室內型,表面上養殖高經濟價值的龍膽石斑或蝦類,實則重心全在賣電,真正的養殖效益微乎其微,導致原本養殖虱目魚的漁民被迫離開,間接造成魚價上漲,這些行為多半是在鑽制度的漏洞。 劉光瑩總結,這些現象的根源在於政府有達成再生能源佔比的急迫壓力,但在土地、饋線等稀缺資源的分配制度不夠透明的情況下,就給了地方勢力、人脈深...
「台灣怎麼想?」節目主持人王家軒訪小島旦工作室總指揮謝淑靖(中)和小島旦工作室策略長潘政傑(右)
【台灣怎麼想】全國無形文化資產第一號 基隆中元祭
主持人王家軒邀訪小島旦工作室總指揮謝淑靖和小島旦工作室策略長潘政傑,一同深入探討台灣第一號無形文化資產—基隆中元祭的獨特之處,以及背後深厚的歷史與人情。 謝淑靖表示,基隆中元祭的核心精神在於族群和解,起源於早期的漳泉械鬥,後來演變為以姓氏輪值主普,用賽陣頭取代打破頭。她指出,祭典長達一個月,直到農曆八月一日才關龕門,這多出來的一天是為了體恤忙於殺豬、無法普度的屠宰商家們,展現了深厚的人情味。祭典中更有人性化的「囝仔普」,準備玩具、嬰兒食品悼念早夭的孩童,體現了對所有逝者的同理心。 潘政傑指出,基隆作為歷史上重要的軍港、商港與漁港,是各國人士進入台灣的門戶。因此,中元祭不僅祭拜漢人祖先,也包容了荷蘭人、西班牙人、法國人等不同族群的亡魂,甚至在法國公墓會看到紅酒、長棍麵包等祭品,彰顯多元與包容的特質。他認為基隆是個傷痕特別多的地方,這份歷史傷痛轉化為強大的同理心,造就了現今的基隆中元祭。 節目中還回顧了1993年的祈雨傳奇。當時基隆面臨90多天的嚴重乾旱,地方政府邀請雷成壇道長主持祈雨科儀,當時的市長林水木不僅親自參與,更率領市府一級主管披麻帶孝,象徵與百姓共苦,向天祈求的極大誠意。他...
2025-08-29
「台灣怎麼想?」節目主持人王家軒訪小島旦工作室策略長潘政傑(中)和小島旦工作室總指揮謝淑靖(右)
【台灣怎麼想】大溪人的第二個過年-關公生日
謝淑靖表示,「大溪大禧」是近年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推廣的活動名稱,它其實原本是關聖帝君誕辰時的一個繞境活動,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而這個「大溪大禧」是這近10年來的一個從城鎮衍生出來的祭典活動,所以它跟原本所謂的迎鬧熱儀式是有一些些差別的。謝淑靖說明,迎鬧熱的主要目標是為關聖帝君慶生,所以它的主要目標是對神,那「大溪大禧」它的主要目標其實比較是木藝生態博物館的教育推廣活動,所以它其實主要客群是對人。 節目中談到,大溪人之所以特別敬奉關公,跟大溪之前為河港城市的商業歷史有關,當地人崇尚關公做為武財神所代表的因義取利,因誠取勝的精神,並分享了點石成金的故事,原來最早由一群礦工在向關公祈求後挖到金礦,為表感謝而成立社團,進而啟發了木藝、商業等各行各業組織自己的社頭,共同為關公慶生。 潘政傑指出,大溪的社頭文化是由百工百業依照職業別,自發組成的民間組織,打破了階級藩籬,人人皆有角色。在慶典前,各社頭會在街區進行夜練,這是全體動員、不分老少的練習,整個大溪宛如一個無形的文化博物館。還有,社頭間並不排他,成員們會互相支援,展現了緊密的社群凝聚力。而今年的活動更以「保存與傳承、地方社群共學與共...
2025-08-22
「台灣怎麼想?」節目主持人王家軒訪剷除黑芯志工駱駝(中)和強強滾志工卡謬(右)
【台灣怎麼想】大罷免的反省思考(下)
王家軒首先提出,為何在立委任期僅一年多時就發動罷免,而非等到四年後選舉?再來,大罷免中的無差別攻擊被部分民眾視為過激,質疑是否讓社會更加對立?但王家軒認為,這場衝突是台灣民主走向成熟的試煉,迫使社會學習包容多元聲音。即便過程充滿矛盾,最終的投票結果也反映了選民的獨立思考。 強強滾的志工卡謬認為,發動罷免的核心原因是立法院的議決精神蕩然無存,法案未經充分討論便強行通過,這是一種緊急狀態,公民不得不採取行動。而針對精準罷免的質疑,她強調這是一場由下而上的公民運動,而非由單一組織策劃,因此誰該被罷、誰不該被罷的精準策略是個假議題。她認為台灣已進入後罷免時代,這次經歷即使失敗,也是對民主韌性的考驗。 剷除黑芯的志工駱駝則表示,罷免的正當性來自立法過程的程序瑕疵,他擔憂,運動失敗可能導致政治論述走向更簡化、粗暴的梗圖文化。但他從運動中看見的是,街頭上不同立場的人願意對話,甚至出現台灣獨立旗與中華民國國旗共同飄揚的場景,顯示了在保護民主生活方式上,大家可以找到共同點,這種力量令人感動。 本集節目重點: ◎發起大罷免的理由 ◎策略上的爭議 ◎運動後的反思 ◎得到什麼價值 (精彩節目內容歡...
2025-08-15
每頁4筆/共  筆
推薦相關主題節目
華語 政經
推薦相關主題節目
華語 政經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進一步了解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